“五年发展目标”首次未提GDP 国强向民富转型
十七届五中全会18日闭幕,许多细心的读者从会议公报中发现,中央在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有两大显著变化:一是“国民生产总值”或者“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GNP”、“GDP”相关字眼首次没有出现;二是“居民收入普遍增长”的相关表述前增加了“较快”二字。从这两个显著变化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下一个五年的发展宏图中,“国强”向“民富”的清晰转型。正如中央媒体所评述的那样,“十二五”将是30年前改革开放后又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型期,“民富五年”的概念,是中央执政理念的重大进步。
四次五中全会
部分目标对比
十四届五中全会公报(摘录)
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十五届五中全会公报(摘录)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摘录)
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摘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
专家
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这次公报中没有出现GDP指标,而是说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这意味着在下一步经济发展中要兼顾增长和稳定两个方面。这正是“十二五”与“十一五”规划的最大区别,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是要均衡发展。“十一五”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强调的是GDP发展速度。而完成这个速度的手段主要靠扩大投资来实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就要从多方面均衡的推动。二是实现经济模式的转变。在“十二五”期间,是实现从传统粗放、数量型的经济模式,转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新经济模式的关键五年。这个新旧模式的交替时期,如果发展得好,就会促进经济长期稳定。此外,此次制定的政策,考虑的是效果,而不是速度。经济增长的效果好了,也会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福利。
“三驾马车”为何以消费为首
公报摘录: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关建中:这一提法与以往强调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有了新的变化,更加强调了消费的重要性。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不惜一切代价投入资源能源,片面地强调增长,大量依赖廉价劳动力追求GDP的老路都是走不通的。国内消费一直被寄予厚望,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难以明显提高,说明收入分配机制中还有问题尚待解决。只有理顺收入分配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何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公报摘录: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不管是生产收入、投资收入、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都有很大提高。但相对而言,政府、企业和投资者的收入提高得更快、更多,而普通劳动者,尤其是部分省市出外打工的农民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但收入提高的速度太缓慢,这种状况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
提高居民的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及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人们的收入,可以刺激消费品市场,更大地拉动内需。收入的提高也会缓解劳资之间的矛盾,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打下基础。
改革前三十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今后的主要工作是,带动大多数人共同致富。
本版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