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闻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安全教育教研室赴增城区大埔围村开展集体备课会活动

责任编辑:思教部管理 发布日期:2025-04-04

文:吴玲

2025年4月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安全教育教研室教师团队赴广州市增城区大埔围村,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开展了一场集体备课会。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是历史的承载者,更是国家安全教育的生动课堂。革命先烈用生命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与当前“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理念一脉相承。

一、缅怀先烈:在历史回望中感悟国家安全根基

本次集体备课会,与会教师在大埔围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由讲解员的带领,瞻仰了东江纵队的抗战事迹。在东江纵队抗战陈列馆内,泛黄的照片、斑驳的枪械、珍贵的文献史料,生动还原了革命先烈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与敌人殊死搏斗的英勇场景。讲解员深情讲述 “宁可战死,不愿屈辱求生” 的英雄事迹时,教师们驻足凝视,深刻体会到:国家安全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无数先烈用热血和生命守护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份尊严。

二、理论研讨:让红色资源成为国家安全教育的“活教材”

参观结束后,国家安全教育教研室主任乐见玲在二楼会议室组织与会教师围绕以下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理论研讨:

   1.革命信仰与意识形态安全的时代共振

教师们探讨如何将革命者面对威逼利诱时的坚定信仰融入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针对当前网络上抹黑英雄的现象,展开了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讨论,并强调了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

2.群众路线与非传统安全的实践启示

大埔围村“军民同心”的展示板让教师们深刻理解:疫情防控、防灾减灾中的全民参与,正是新时代社会安全的体现,也是在守护国家安全!

3.红色基因让国安全课堂“活”起来

针对课堂教学改革方案,部分教师提出了沉浸式教学设计理念,也有教师提出了跨学科联动的建议,倡导联合各专业教师共同设计“红色基地+课程分析”课题,从多学科角度深入解读“资源安全”、“军事安全”等关键领域安全问题。

在结束大埔围之行时,夕阳映照下的纪念碑显得格外庄严。通过本次现场集体备课会,与会教师深刻感悟到:先烈们保卫的是“站起来”的中国,而我们则需保卫的是“强起来”的中国——从警惕身边的间谍行为,到守护生物多样性;从抵制网络谣言,到参与国家安全教育宣传,都是我们的责任所在。教师们表示,将以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为契机,把大埔围村的红色故事转化为课堂上的生动案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让“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入脑入心,“以史育人、以责铸魂”。



粤ICP备17051289号 版权所有:广州华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城街华商路一号

联系电话:020-82660113 邮编:5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