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翠萍 图:黄翠萍 杨凤纯
2025年7月7日至7月11日,广州华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整合广东省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资源,于广州新塘太阳城大酒店隆重举行了以“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为主题的实践研修培训会议。本次会议邀请到的各位专家均为广东省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们不仅理论素养深厚,而且实践经验丰富,为参会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们呈现了一场场学术上的视听盛宴。

7月7日,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学部)部长王永贵教授作了题为“善用看家本领讲好思政课的道理”的精彩报告。王教授强调思政课教师要重视并掌握“看家本领”,提升教学方式和方法,以解决好学术研究的“专”与教学内容的“广”、理论素养的“低”与课程要求的“高”、知识接受的“慢”与内容更新的“快”之间的矛盾。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魏传光教授从“四有好老师”到“教育家精神”的脉络梳理出发,深入探讨了教育家精神的教育哲学内涵,并阐述了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

7月8日,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钟韵教授,以“习近平关于大湾区经济思想及其实践”为主题,深入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全面阐释。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袁继红教授,围绕近期国内外时政热点,对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及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详细论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发展脉络、理论创新以及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战略要求,强调要坚决守护国家安全南大门。

7月9日,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李辉教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进行文本梳理。从功能论、本质论、主体论、方法论、系统论、发展论等六个方面开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重要论述内在逻辑的理论探讨。与此同时,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吕艳红教授,对《共产党宣言》所回答的时代之问和阐述的基本原理进行解析,并揭示其蕴含的当代价值。
7月10日,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永刚教授从内容重构、方法革新、场域拓展、技术赋能以及主体协同五个方面,回答了教什么、怎么教、在哪教、用什么方法教以及谁参与的五个基本问题,引起了与会者对思政课教学方法与实践创新的深度思考。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刘教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进行详细梳理,深入阐述关于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及建设和美乡村的内涵和要求,结合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政策扶持、运行概况以及突出案例,充分展现了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示范价值。

7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林跃勤教授以“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与中国推引作用强化”为主题,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三个方面解读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认为当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提高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及其合理改革能力和贡献的途径。广州市黄埔区人大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耀尧博士基于广州市开发区科创实践及高质量发展观察角度,对习近平科创思想与区域科创战略实践进行思考与解读。



此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展开了十场教学研讨活动。杨明院长、胡立娟副院长、邹宁军院长助理、李秀蔚主任分别围绕学校学院合格评估目标,学院评估教学规范及教学要求,学院文化建设、荣誉体系与绩效目标,以及学院制度汇编、暑假教师研修方案等文件及任务规定进行详细的解读。各教研室主任针对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及创新展开深入研讨,并邀请果行公司开展了对香港研学境外活动注意事项培训。

闭幕式上,杨明院长对此次培训中各位专家的精彩授课表示衷心感谢,对学院老师的积极参与配合和认真学习表示给予了高度评价,杨院长希望全体思政课教师能够以此次实践培训系列活动为起点,将所见所闻、所学所感、所思所悟转化为课堂教学的丰富资源,不断提升自我,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使教学真正“活”起来、“实”起来,努力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六要”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