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丁静洁)
为全面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质量,2025年9月7日至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举办了为期2天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集体备课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在线下或线上参加了此次备课会。
本次培训会议主题为“纵向衔接·学情驱动·教案创新·课件重构”,聚焦新时代、新教材、新教法,线上、线下研讨气氛热烈,成效显著。

首场报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学优化为主题。主讲专家从时代坐标、核心要义与青年关注点三个维度,深入剖析如何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小切口”,并现场演示“多语种时政述评”“中外比较微案例”等互动设计,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范式。第二场报告围绕教材第八、第九章展开。专家以“时间轴+主题轴”双轨并行,系统梳理共和国从“改天换地”到“翻天覆地”的壮阔历程,重点破解“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这一教学难点。第三场报告聚焦“大中小一体化”视域下的教学优化。主讲人结合省级教改课题成果,分享同一主题在不同学段的梯度目标与协同策略,为学院构建“内容不重复、能力递进、情感相融”的一体化育人模式提供了可行路径。最后一场报告针对教材导言至第三章内容,专家以“问题链+故事链”双链融合方式,示范如何用悬念激活课堂、用故事引发共情、用问题深化认知,帮助青年教师掌握“导入—展开—升华”的完整教学闭环。

本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集体备课会主题鲜明、节奏紧凑、干货满满,既是一次教学理念的及时充电,更是课堂改革的实战演练。通过名师引领、同伴互助与案例研磨,教师们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厘清了脉络、丰富了教法,为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有效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教研室将持续推进备课会成果落地,以高质量思政教学助力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