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教育厅文件《关于举办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高级培训班的通知》(粤教思处函[2011]62号)要求,受思教部委派,本人及宋雅萍老师参加了2011年11月19日至20日,由省教育厅主办,委托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承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高级培训班。现将本次培训作如下总结报告:
本次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省内外专家学术报告、名师讲学与现场交流、教学观摩等,有230于人参加,涵盖我省绝大部分高校,其中广东工业大学等些高校派出了该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参加本次培训。
11月19日上午,开班仪式及学术报告。开班仪式上,承办方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领导张振刚教授首先作了发言,对华南理工大学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以自己为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张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对解决学生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有极其重要意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的程度,决定了我们学术水平的高度和思想的力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开拓我们的视野、拓展我们的能力。广东省教育厅李小鲁巡视员在开班仪式上结合自己在匈牙利考察的经历,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教学非常必要。他指出,东欧剧变后,匈牙利的思想教育都是在中学阶段完成,大学只进行专业教育,其结果是,今天的匈牙利人变得非常的功利,他们把金钱作为实现价值、获得成功的唯一标准。因此,我们高校教学不但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相反,更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
开班仪式后,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永廷教授作了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与运用”的学术报告。该报告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分两个部分: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场报告中,郑教授首先针对目前有些人的想法——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我国的改革开放搞不下去了,我们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好,应该以宗教、儒学为主导,以国学为主导等——进行了批判。指出,中央的政策仍然是坚持改革开放,我们的思想教育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过时。他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理论,只要有人民大众,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只要世界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不过时;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只要实践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向前发展。通过以上论述,郑教授再次指出,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提出了当前尤其要坚持的主要理论:a、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并运用这个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当前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b、以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理论批判新经济自由主义;c、以科学社会主义辨析民主社会主义;d、以辩证法批判实用主义哲学;e、以马克思主义人和社会的本质性批判资本主义的自私性等。
由于时间的关系,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部分,郑教授没有给我们完整阐述,而是针对当前几个重要的问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资料供大家思考与分析:a、为何害怕中国崛起?b、中国人,别被西方唬住;c、大国的悲剧;d、为何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具有优越性;e、美国转型外交。
11月19日下午,原《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主编夏新教授作了《人文社科论文写作的前沿性与原创性》的学术报告。报告分三个部分:一、论文写作的社会价值与人文价值;二、如何写出有新意、有深度的文章;三、写文与做人。之后是进行论文交流。在论文交流的过程中,有老师在他的论文《主导·理性·服从——马克思主义教学三原则》中提出,目前有的老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时,只注重教学的趣味性,一味的迎合学生,变课堂的知识传授为整堂的讲故事,这样不太好,马克思主义教学应该遵循以下三原则:原则一,主导驾驭主体;原则二,理性统筹感性;原则三,手段服从内容。
11月20日上午,主要是进行名师面对面和领取结业证书。国家级教学名师武汉大学石云霞教授、广东省思政教学名师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钟明华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霍福广教授等几位学者和专家就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广东培正学院教师提出了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传授和信仰构建的问题,他提出,在西方,比如英国、美国等国家,他们也有思想教育,但他们教授的是神学或宗教,这只是信仰问题,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即是信仰,也是知识,但是效果似乎还不如英美等国的宗教信仰这种教育好,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授,似乎不成问题,学生也能知道这些知识,但如何转化为信仰呢?汕头大学有教师提出,马克思主义提到通过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推翻资产阶级,而现在这种方式显然是不可能的了,是不是会有第三个阶级出现来推动革命的发展呢?针对这些问题,石云霞、霍福广等几位教授一一作了回答。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接受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手段和方法,提升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接触到了一些新的思想和前沿性的问题,进一步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了我们教好本门课程的信心。
报告人:罗朝远、宋雅萍
2011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