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教师社会实践 >> 正文

教师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莲花出水农科小镇成功举行

责任编辑:思教部管理 发布日期:2025-03-13

文:刘铭希 图:刘铭希

为服务地方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由广州华商科教集团牵头、协同马克思主义学院及会计学院,于‌2025年3月13日赴广州增城‌莲花出水农科小镇共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聚焦实践:实地考察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3月13日上午,广州华商科教集团代表、广州华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代表及会计学院代表等一行人在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代表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农科小镇的莲花出水美丽牧场、黑米产学研基地及荷虾种养循环经济示范区。重点了解了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结合的发展路径,展现了党建引领下“产业兴农、科技强农”的生动实践。

‌理论赋能:共议马克思主义与乡村振兴融合路径‌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与会双方围绕“ESG乡村振兴实训体验基地建设”展开深度研讨。广州华商科教集团副总裁廖旭东强调:“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命题,更是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的系统性工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理论研究可为产教融合提供方法论指导,推动乡村发展从‘输血’向‘造血’转型。”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副总裁何青倩提出:“乡村振兴需要‘红色引擎’驱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可深度参与乡村党建、基层治理等课程设计,为实训基地注入思想引领力。”

‌挂牌仪式:共筑产教融合新平台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明与乡源(广州)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双方共同为实践教学基地挂牌。此次挂牌仪式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服务地方、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联合广州华商科教集团、乡村振兴控股集团,以莲花出水农科小镇为实践平台,探索以下方向:

‌理论实践化‌: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发展、共同富裕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实训课程,培养新型农业人才;

‌产业思政化‌:在黑米、生猪等特色产业链中融入思政教育,打造“绿色产业+红色教育”融合示范基地;

‌ESG创新‌:结合环境、社会与治理(ESG)理念,推动乡村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样本。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明在会上总结表示: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出课堂、扎根土地”,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发展道路贡献智慧与力量。”



粤ICP备17051289号 版权所有:广州华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城街华商路一号

联系电话:020-82660113 邮编:5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