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教师社会实践 >> 正文

教师社会实践

深入乡村一线 双线推进校地合作 ——广州华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力新塘镇乡村振兴与党员教育

责任编辑:思教部管理 发布日期:2025-06-23

 

文:刘铭希  图:邹宁军

为深入贯彻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双百行动”)部署,广州华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明教授和院长助理邹宁军副教授受邀参加增城区新塘镇举办的专题培训班及实地调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新塘镇党委与广州航海学院联合主办,广州华商学院、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协办,旨在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下沉乡村,探索党建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线调研:把脉乡村发展需求

6月12日,新塘镇党委联合广州航海学院组织专题培训及调研活动。广州华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明教授、院长助理邹宁军副教授作为高校智库代表全程参与。活动以新塘镇党群服务中心、坭紫村红色党建示范点、瓜岭村特色产业基地为课堂,通过沉浸式调研探索党建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杨明院长在考察中强调:坭紫村用革命传统激活基层治理,瓜岭村以文旅融合带动村民增收,印证了“因地制宜”的科学性。高校马克思主义学者必须扎根田野,将学术成果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

专题授课:筑牢党员作风基石

6月19日,应新塘镇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邀请,邹宁军副教授在镇演艺中心为村居党员主讲《筑牢作风基石 激荡清风正气——全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实践解读》。

课程聚焦三大维度:

理论溯源:梳理中央八项规定从“从严治党利剑”到“新时代党风建设核心抓手”的演进逻辑;

实践警示:结合基层微腐败典型案例,剖析“四风”问题隐形变异新动向;

乡村赋能:提出将作风建设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新塘路径——党员需做清风正气的践行者,在土地流转、产业扶持等关键领域筑牢纪律防线,以清廉党风护航乡村振兴。

邹宁军副教授最后指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关键在于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校地联动:构建长效服务机制

两次活动凸显校地合作模式的创新突破:从田野调研到党员教育,高校学者全程参与基层治理链条;针对新塘镇“作风建设+乡村振兴”双需求定制服务方案。

杨明院长表示:我们将以双百行动为纽带,推动校地合作从单次活动向长效服务升级,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基层土壤中生根开花。



粤ICP备17051289号 版权所有:广州华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城街华商路一号

联系电话:020-82660113 邮编:5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