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丁静洁
2025年7月1日至3日,广东省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决赛暨新任教师培训在广州广轩大厦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丁静洁、杨雅童参加了此次培训。

赛场砺剑:从理论到讲台的“破壁”实践
在实践层面,培训成果丰硕。参赛教师们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从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到精彩的课堂呈现,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范例。学员们学习到了如何将抽象的思政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教学内容,如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将时事热点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了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学员们也认识到自身在教学基本功上的不足,如语言生动性欠缺、互动形式单一等,并决心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锤炼。
培训深研:解锁思政教育的“三重密钥”
密钥一:方法革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成为培训的一大亮点。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被广泛介绍和探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为学员们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密钥二:评价破局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也是培训的重要内容,强调教学评价应从单一考试评价向多元化转变,涵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评价内容也应丰富多样,不仅关注知识掌握,更注重综合素质的评价。多元化教学评价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密钥三:精神铸魂
在理论层面,培训同样收获颇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辉在开幕式讲话中提出抓住“关键中的关键”,使学员们再次深刻认识到思政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地位和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谢迪斌教授深入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教育家精神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展现的高尚品质和专业素养。
归来话使命:在变局中开新局
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教育理念更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思政课建设需与时俱进。学员们表示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不断锤炼教学基本功,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和评价,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